課外活動潮流興STEM,讓學生們透過有計劃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從而從事科研及思維體驗。不過STEM方案千頭萬緒,畢竟學生甚至負責的師長都不是這方面的專才,因此坊間出現了林林種種的STEM 教育解決方案,CocoRobo是其中一家。其舉辦並由理光(香港)獨家贊助的“STEM 教育一體化解決方案”發佈會於早前在香港九龍塘生產力促進局舉行。CocoRobo 在席上為教學業界展示最新 STEAM 教育產品、STEAM 課程、線上教學平台及定制比賽方案,透過其開發的一套由簡而深的元件模組,師長及學生可DIY 形式開發出形形式式的科研成果,簡單又容易就取得科研小成果。
本次分享會邀得教育界知名學校校長和老師出席,逾 50 家中小學老師報名參與,包括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戴德正校長、嘉諾撒培德書院陳立宜助理校長、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曾詠珊主任、弘立書院崔陽老師作為演講嘉賓,為大家分享學校最新應用案例,發表他們對於如何打造獨具學校特色風格的 STEM 教育方式,如何通過 STEM 提升學生創造力等等。
首先 CocoRobo CEO 辛海洋博士 (上圖) 為大家分享公司背景以及做 STEM 教育的原因,他從技術與產品兩個層面向在場的校長和老師們介紹 CocoRobo 最新產品和原型設計。不僅如此,辛博士還在現場帶來模組演示,為大家演示如何用 CocoRobo 模組製作成一個翻頁筆、手柄、 風火輪、AI 控制、氣象站、VR 裝置應用等等。通過演示模塊組合的多種可能,辛海洋博士為校長和老師們帶來不同的教學思路。CocoRobo Limited CocoRobo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系列化電子模組(CocoMod)、課程套件(CocoKit)、程式設計平臺 (CocoBlockly)以及 STEAM 實驗室建設方案。
弘立書院崔陽老師和大家分享樂弘立書院如何通過 CocoRobo 在學校開發出獨具特色的課 程,向學生傳達“手腦並用”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觀點,激發學生潛能。她表示這種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令學生更能發揮主動性,並有更高熱情參與 STEM 學習。接下來,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曾詠珊主任分享協和與 CocoRobo 的合作經驗。曾主任通過 將 STEM 結合傳統課程,讓學校在教學方式上有更多的選擇。她表示,市面上其他的教學產 品,中心放在老師身上,老師提供想法,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想法和思路完成設計。而 CocoRobo 的課程設計和模組的自由搭配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想法,是鍛煉解難思維邏輯的最佳選擇。
及後CocoRobo 課程顧問陳劍鳴先生,為大家帶來 STEM 課程設計與開發 的思路,包括程式語言、原型設計、思維方式、專案主題以及跨學科五個 STEM 課程的關鍵 要素,設計適合不同學校的定制 STEM 課程。 第五位演講嘉賓是嘉諾撒培德書院陳立宜助理校長,陳助理校長分享如何使用 CocoRobo 最新線上教學平台進行高效課堂互動及學習;陳校長認為,高性價比的教育產品、完整的培 訓方式、敢於嘗試新事物的膽識是學校看重並最終選擇 CocoRobo 的三大關鍵因素。在 嘉諾 撒培德書院和 CocoRobo 合作過程中,陳校長透過線上教學平台方式進行 STEM 教學,讓學 生透過更便捷的方式進行互動,並逐漸獨立深入思考問題,學會程式語言。 在 STEM 教育方面,除了產品和課程的有效結合,給學生一個可以自己動手創作並展示成果 2019 © CocoRob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Made in Hong Kong & Shenzhen. 的空間一樣重要。理光(香港)經理 Leslie Yam 就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 STEM Lab 空間分享 理光在 STEM Lab 的設計上如何與學校的 STEM 教學理念相結合,幫助學生實現創意的最大 化發揮。 定制 STEM 比賽方案由 CocoRobo 市場總監 Jenny 進行分享,她表示,現時教育界並沒有同 意的標準或考試去檢驗學校的 STEM 學習效果,而舉辦活動或比賽係唯一可以直觀地展示學 生學習成果的方法。CocoRobo 對於活動和比賽中可以提供主辦、協辦和技術支持三大形式 的服務,並分享了聖公會中學、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小學校長會、聖十架學校及深圳福田景 鵬小學聯誼賽三項比賽情況。
最後一位演講嘉賓是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戴德正校長,戴校長回顧第一屆聖公會 3D 列印機械 人比賽盛況,並在現場分享如何辦比賽的經驗。他表示,CocoRobo 的模塊可以隨意組合, 透過學生的想法進行自由組合,解決不同的問題。拋棄定勢思維,是戴校長在 STEM 教育的 一大創新舉措。同時,戴校長表示,比賽對提高學生對 STEM 的興趣與進取心有很大作用, 不用學校進行比賽,都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逐漸開發學生對問題解決方案不同角度的 看法。 本場發佈會最後環節是嘉賓交流,所有參加者和演講嘉賓一起分享不同學校的 STEM 情況, 討論香港 STEM 教育現狀和探討 STEM 教學新機會。